对标沪苏浙 奋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对照学习沪苏浙,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纵深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水利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安徽如何对标沪苏浙,扎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自2021年以来,省水利厅先后推出11项对标学习举措,在简化涉水审批程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减免水土保持补偿费、优化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出台水利高质量发展意见、智慧水利平台等方面,制订了时间表,明确了路线图。
加快推进水利管理现代化 优化水利营商环境
水利基础设施包括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国家水网重大引调水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等项目,对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
安徽是典型的河湖大省、水利大省、水运大省,水利建设任务繁重、建设市场主体多,传统的服务和监管方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
安徽省水利厅对标沪苏浙,组织开发“安徽省水利工程建设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建设管理业务办理“一张网”、项目管理与市场管理“一盘棋”。该管理平台试运行以来,累计发布600余项工程、近4000余家市场主体信息153万余条。
优化水利营商环境是激发水利发展动力和活力的外部需求。安徽省水利厅对标“两省一市”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涉水行政审批程序。2023年,省水利厅出台优化水利营商环境31条工作举措,涉及法治环境、行政审批等领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企业降成本。自2022年4月以来,全省仅水土保持补偿费一项“免审即享”降费达25378万元。
为加快推进水利管理现代化,安徽省水利厅对标沪浙苏等先发地区,通过加快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共用的“省智慧水利系统”,完成17类基础对象与数据整合治理,接入各类数据6.2亿条。截至目前,全省大中型水库、水闸及3级以上堤防已全部实现标准化管理。
加强民生水利保障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
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最大的民生,让人民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承诺。
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六安市先生店水厂
安徽省水利厅对标沪苏浙做法,推进全省城乡供水一体化,全省城乡一体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达到3656.2万。提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安徽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9%,到2027年底,全省全面实现农村24小时稳定供水。
此外,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建设持续进行,目前全省累计完成1345万农村人口地下水水源替换,并通过实施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提升1574万人供水保障水平。预计到2025年底,皖北六市28县(市、区)全部完成地下水水源替换,3000万皖北城乡居民喝上更优质的水。
为进一步发挥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快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水利厅起草《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请省委省政府于2024年2月8日印发实施。《意见》包括7个方面20项具体任务,提出了2025年、2027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安徽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水利厅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抓好对标沪苏浙工作。紧盯为民为企服务,系统谋划水利部门对标学习任务。同时,积极收集沪苏浙等先发地区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工作举措,优化步法手法打法,做到对标一件、成事一件,以实际行动推动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